当前位置 :

深化“三个年” 奋进谱新篇 | 萧山:以“三个年”活动为引擎,驱动科创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9-10 16: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改革突破年、狠抓落实年、能力提升年”活动,「创新杭州」推出《深化“三个年” 奋进谱新篇》系列报道,通过讲思路、谈行动、述成效,展现全市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扎实举措与丰硕成果,以期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激发奋进动能,为谱写浙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杭州力量。

深化“三个年”

奋进谱新篇

高源 萧山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三个年”活动为引擎

驱动科创建设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绘制了新蓝图,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肩负着省域先行的使命。在此背景下,全省科技系统开展“改革突破年、狠抓落实年、能力提升年”活动,助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杭州市萧山区坚决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深刻把握其引领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驱动区域创新的关键引擎。全区紧扣“改革突破、狠抓落实、能力提升”工作主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为“创新浙江”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1 改革突破

激活创新“神经中枢”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改革工作合力。召开教科人融会贯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教科人融会贯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选派优秀干部组建科技人才特派员队伍,赴科创平台挂职,协助各平台制作“能力手册”和“成果清单”,与8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深度合作对接。打通院企两端,创新工作协同机制。创新推出“安心宝”制度,建立“企业出一点、平台担一点、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保险保一点”的多方风险共担机制,有效降低企业创新试错成本。大力构建“研发活动在平台,科技赋能在企业”院企合作机制,截至目前,萧山区内科创平台累计与各类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168家,撬动企业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合作经费15亿元。聚焦机制壁垒,打通人才流动堵点。出台《杭州市萧山区全时双聘人才认定管理机制(试行)》,在全市率先突破人才“看社保、看户籍、看人事关系”的政策壁垒,促进人才交流共享。推进“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帮助企业针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项目凝练、研发攻关,促进院企供需对接。依托浙江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数字服务平台和萧转中心专业队伍,进一步帮助企业和科研人员开展点对点对接50余人次。

2 狠抓落实

夯实创新“主力梯队”

升级“5213”人才项目扶持政策。创新运用“拨投结合”财政支持模式,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实现人才政策为产业所用。壮大科技企业队伍。出台《杭州市萧山区潜力科技型企业发现机制》,构建“镇街平台摸排—区级部门联动—全区统筹支持”的工作体系,精准筛选潜力科技型企业并提供定制化服务。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聚焦企业从孵化培育、中试熟化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需求,构建“孵化赋能—中试加速—产业转化”闭环服务模式。同时,强化融资保障,整合天使投资、信贷支持、政府产业基金等多元资金渠道,全方位护航科创企业成长。

3 能力提升

激活双创“动力基座”

加强科创政策支持。出台《杭州市萧山区皇冠足球90比分坚持科创引领赋能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聚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维度,对原政策进行升级加码,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营造“敢创新、能创新”的良好生态。强化升级“科创大脑”。建设集科技企业、成果、人才等信息于一体的“科创大脑”,通过集合项目管理、技术支持、资金扶持、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服务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从种子期到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的全流程服务。营造浓厚科创氛围。打造萧转中心,组建100余人的区级技术经纪人队伍,组织开展“企业进平台”、“潮启科转”、产学研融资需求对接等系列活动,促成十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领办区委组织部科创人才营干部培养班,提升全区年轻干部科技工作意识,打造一支懂技术、通经济、善服务的复合型科技干部队伍。


来源 | 萧山区科技局